园区简介
四会市(省级)民营科技园,是由广东省科技厅专家组考察和论证,并于2002年11月认定的全省21家民营科技园之一,是肇庆市目前唯一的省级民营科技园。
园区座落在四会市经济核心区,纵贯东城、城中、贞山、下茆、龙甫、江谷六个镇(街道),园区总规划面积120平方公里,按照“园中分区、区间有林”的理念,重点发展金属加工制造业,新兴建材业、纺织服装业和纸品印刷业、电子化工业等产业。
目前,园区内已引进一大批规模以上的金属加工制造、新兴建材、纺织服装、纸品印刷和电子化工企业,初步形成了以四会大道为轴的新江高新科技产业区,以省道118线为轴的肇庆市亚洲金属资源再生工业基地,以龙江河为轴的龙湾新兴建材产业区。
四会市省级民营科技园位于四会市经济核心区,总规划面积200平方公里,区位优势明显,2002年11月经广东省科技厅认定,是肇庆市目前唯一的省级民营科技园。四会市省级民营科技园实行“一园八大产业”管理架构和高标准、高规格建设,现正形成一园统领、八大产业集聚地齐发的良好局面:以国道321线为轴的南江工业园和富溪产业集聚地,以四会大道为轴的东城高新科技产业集聚地,以省道118线为轴的龙甫金属加工产业集聚地和迳口家电研发产业集聚地,以省道260线为轴的下茆电子产业集聚地、江谷化工产业集聚地和二广高速黄田互通的旺田机械装备产业集聚地,构建现代化、科技型、生态型的省级民营科技园,将成为四会市品牌响亮的主导产业集聚地,随着土地调规工作的完成,将能容纳大批科技型、创税型、规模型、环保型项目落户。
园区优势
四会市委、市政府放眼珠三角一体化格局,主动融入珠三角核心区,积极融入广佛“半小时生活圈”,以交通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向纵深发展,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四通八达,已形成了水陆衔接、江河相通、客货配套的现代化水陆运输网络,与珠三角核心区联成一体。
公路
国道321线、省道263线、省道260线、省道118线贯穿全市,建设中的二广高速、江肇高速、在境内纵横交错,二广高速、江肇高速、肇花高速在四会共设有五个互通,形成全方位接壤。规划当中的汕湛高速途经市内,逐步形成完善的现代化交通枢纽。
铁路
广茂铁路和建设中的贵广铁路贯穿我市,这将崛起以大沙火车站、邓村火车站为依托的铁路交通综合服务中心,进一步满足各货物大量运输的需求。已经动工建设的广佛肇城际轻轨也途径我市并设置站场,这将大大缩短我市与珠三角发达地区的时空距离。
水路
境内西江、北江、绥江具备良好的通航条件,通航128公里,水路距香港123海里,可直航港澳,已构建起衔接省港澳、连接珠三角、沟通大西南、贯通四会城乡的高效、便利、快捷的交通网络。
口岸
扩建中的四会港口岸地处四会大沙镇,位于绥江和北江下游,与佛山市三水区相邻,至西江10海里,距香港123海里、南沙港78海里。港口岸线长340米,港池丰水期水深7米,枯水期4米,江面宽阔水流平稳,丰水期可靠泊5000吨货船,枯水期可靠泊3000吨货船。港口面积6万,堆场面积2.8万平方米。目前,四会港正按照四会市政府“一港两区五大物流”的发展规划,全力打造西江“黄金水道”上的重要口岸码头:在2010年前增建3个500吨以上泊位,年吞吐能力达29.8万TEU;在2020年前共增建6个500吨以上泊位,年吞吐能力达47.7万TEU;在2030年共增建9个500吨以上泊位,年吞吐能力达65.6万TEU。
园区图库